檢查雙面膠帶是否有毛邊。卷筒雙面膠帶邊緣光潔、無損壞,是確保雙面膠帶質量的基礎,所以,加工前一定要仔細檢查卷筒雙面膠帶的分切邊緣是否有毛邊,是否因儲運不當而出現了破損,并且要將卷筒雙面膠帶卷下4-5圈,仔細檢查其分切邊緣。雙面膠帶邊緣粘連或底紙上有部分區域漏涂硅油,在加工過程中均會引起排廢時面紙斷裂,不能正常生產。所以,加工前先要取一段長1米左右的不干膠材料,用手剝開,看看邊緣或其它部分有無不能順滑一致剝開的部分。通常,面紙和底紙邊緣粘連都發生在整卷涂布的不干膠材料的一個分切卷上,而且一般只發生在外層7 米~10米處,所以,遇到分切的卷筒雙面膠帶邊緣有粘連,不要馬上就斷言整卷紙都有此毛病。雙面膠用的什么膠水制成的。溫州高粘雙面膠商家
耐高溫膠帶的7個功能作用
1.耐高溫膠帶主要適用于計算機機箱,機殼等的金屬表面處理。高溫粉末不得噴涂或噴涂以覆蓋和保護。
2.同時,也適用于電子產品,汽車工業,鋰電池等產品的高溫噴涂的屏蔽保護和絕緣用途;
3.耐高溫膠帶在印刷電路板浸入過程中固定印刷電路板,電子零件,電阻電容器和屏蔽指狀零件,防止電鍍液浸入和污染以及對鍍金的印刷電路板進行屏蔽保護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4.家用電器,機械,電子等行業也需要高溫涂料的油漆保護,高溫粘結固定效果,耐高溫膠帶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5.適用于上漿機,熱塑性脫模等行業的輥筒。高溫帶可重復使用,更換方便;
6.耐高溫膠帶用于包裝,熱塑性塑料,復合材料,密封,電子電氣行業;
7.主要用于電子行業,其耐高溫性通常在120°至260°之間,高溫帶通常用于油漆,漆革加工,涂料和電子零件的固定,印刷電路板和高溫過程中處理。 臺州工業雙面膠批發雙面膠帶和膠水哪個牢固。
膠水、固體膠、雙面膠等物品是任何人日常生活中都無可避免需要用到的。那么如何既能很好地發揮它們的作用,又能相對節約使用量呢?將將要粘黏的紙張等物品弄平整。在將要粘黏的物品四角(不規則物品則選擇邊緣或周圍)涂上或貼上少量膠水或膠片;然后在四周涂上或貼上少量膠水或膠片;為了確保粘得牢,還需要在粘貼物品中心以十字形或米字形的方式涂上或貼上膠水或膠片。這樣一來,是不是避免了有些人胡亂涂貼的情況呢!快速地將要粘貼的物品貼到你要貼的地方,快速同時要平整,貼好后比較好再用手按壓涂了膠水或貼了膠片處。
M雙面膠在不同領域的用途
3M雙面膠帶按材質分類可以分為很多種,所以不同材質的膠帶使用范圍與方法也會不同,下面以泡棉基材3M雙面膠、PET基材雙面膠、無基材雙面膠、無紡布基材雙面膠以及熱熔膠各自的使用方法作為參考:
1、泡棉基材雙面膠適用于空調器、辦公家具、通訊產品的粘接,VHB雙面膠可代替螺絲固定設計,使產品更加美觀。具有柔軟、貼服性好、初粘性和持粘性好,抗溶劑性和抗紫外線性能好,一般厚度大約為0.4-1.0MM,短期耐溫達到130-150℃,長期耐溫達到80-93℃。
2、PET基材雙面膠的耐溫性能好、抗剪切性比較強,一般長期耐溫達到100-125℃,短期耐溫達到150-200℃,厚度一般為0.048-0.2MM,適合于銘板、LCD、裝飾品、裝飾件的粘接。 進口雙面膠和普通的雙面膠的區別。
M雙面膠在不同領域的用途
1、無基材雙面膠具有優良的粘合效果能防落而且防水性能優異,加工性能好、耐溫性能好,短期可耐溫達到204-230℃,一般長期耐溫達到120-145℃,厚度一般大約為0.05-0.13MM,適合于銘板、面板、裝飾件的粘接。
2、無紡布基材雙面膠的粘性及加工性較好,一般長期耐溫可達到70-80℃,短期耐溫可達到100-120℃,厚度一般大約為0.08-0.15MM,適合于銘板、塑膠的貼合、汽車、手機、電器、海棉、橡膠、標牌、紙品、玩具等行業,家電和電子儀器零件組裝,模切雙面膠顯示屏鏡片。 雙面膠和固態膠哪個比較粘。上城區高溫雙面膠批發
雙面膠和膠水哪個牢固。溫州高粘雙面膠商家
粘接表面必須潔凈、干爽、平滑、不能有銹跡及油污。操作時應避免手指與膠面接觸,粘貼后須用力壓,以保證膠面的充分接觸。
① 先進行適當打磨,建議使用3M公司清潔絨布,除去銹跡,并增加微接觸面積,提高粘接效果。
② 一般表面,推薦使用異丙醇酒精(IPA)與水混合液(混合比為1:1)清潔油污及灰塵。
③ 使用干凈的布或紙巾把粘接表面清潔干爽。
④ 對于一些粗糙度很大,網孔很多,極度易潮濕(如玻璃),會產生化學反應(如黃銅)的表面,需要進行預處理,建議使用底涂劑。 溫州高粘雙面膠商家
杭州一冰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發展規模團隊不斷壯大。公司目前擁有專業的技術員工,為員工提供廣闊的發展平臺與成長空間,為客戶提供高質的產品服務,深受員工與客戶好評。誠實、守信是對企業的經營要求,也是我們做人的基本準則。公司致力于打造高品質的3M膠帶,3M膠水,3M防滑貼,3M地墊。公司深耕3M膠帶,3M膠水,3M防滑貼,3M地墊,正積蓄著更大的能量,向更廣闊的空間、更寬泛的領域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