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QoS是指IP的服務質量(quality of service),亦即IP數據流通過網絡時的性能,它的目的是向用戶提供端到端的服務質量保證。QoS有一套度量指標,包括業務可用性、延遲、可變延遲、吞吐量和丟包率等。QoS網絡可以區分實時-非實時數據,在工業以太網中采用QoS技術,可以識別來自控制層的擁有較高優先級的數據,并對它們優先處理,在響應延遲、傳輸延遲、吞吐量、可靠性、傳輸失敗率、優先級等方面,使工業以太網應用滿足工業自動化實時控制要求。另外,QoS網絡還可以制止對網絡的非法使用,譬如非法訪問控制層現場控制單元和監控單元的終端等。正維通信響應國際及市場發展需求,為環境治理提供可靠的工業以太網應用產品。天津國產工業以太網應用品牌
PROFINET是一個開放式的工業以太網應用通訊協定,由SIEMENS和PROFIBUS用戶組織PNO的成員公司共同開發。可分為PROFINET CBA及PROFINET IO二種:PROFINET CBA適合經由TCP/IP,以元件為基礎的通訊,PROFINET IO 則使用在需要實時通訊的系統,且兩種模式可以在一個網絡中同時出現。其中PROFINET IO是為分散式周邊的實時(RT)及等時實時(IRT)通訊方式兩種。采用生產/消費者模型結合總線循環時間分配技術,通過分配傳輸通道,來保證非實時傳輸與實時傳輸過程的相對的單獨,以獨特的時間控制器,來進一步分配每個循環周期的時間,進而保證通信循環周期的高度穩定性。西藏實時工業以太網應用價格咨詢工業以太網技術,它是標準以太網和通用工業協議的結合。
以太網(Ethernet)早來源于Xerox公司于1973年建造的網絡系統,是一種總線式局域網,以基帶同軸電纜作為傳輸介質,采用CSMA/CD協議。Xerox公司建造的以太網非常成功,1980年Xerox、DEC和Intel公司聯合起草了以太網標準。1985年,IEEE802會吸收以太網為IEEE802.3標準,并對其進行了修改。以太網標準和IEEE802.3標準的主要區別是以太網標準只描述了使用50歐同軸電纜、數據傳輸率為10Mbps的總線局域網,而且以太網標準包括ISO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的全部內容;而IEEE802.3標準描述了運行在各種介質上的、數據傳輸率從1Mbps~10Mbps的所有采用CSMA/CD協議的局域網,這也是工業以太網應用的協議基礎。
EtherNet/IP是一個開放的工業以太網應用通訊標準,是通用工業協議中的一部分,由洛克威爾自動化公司開發。EtherNet/IP是應用層的協議,將網絡上的設備視為“物件”。EtherNet/IP以通用工業協定(CIP)為基礎而架構,可以支持來自ControlNet及DeviceNet網絡上的物件的存取(其也使用以太網物理層,架構在TCP/IP協議上)。特點在于EtherNet/IP設備可以采用UDP/IP(用戶數據報文協議)隱式傳送基本I/O資料;可以采用TCP/IP(傳輸控制協議)顯示報文上傳或下載數據;可以采用主站輪詢、從站周期性更新或是狀態改變(COS)時更新的方式,便于主站監控從站狀態,訊息以UDP 報文的形式傳輸;可以采用一對一、一對多或是廣播的方式,通過TCP報文進行數據傳輸。工業以太網是西門子提出的第一種基于以太網通信的工業通信方式。
現場總線在工業以太網應用中還存在一些技術瓶頸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當總線電纜斷開時,整個系統有可能癱瘓。用戶希望這時系統的效能可以降低,但不能崩潰,這一點目前許多現場總線不能保證。(2)本安防爆理論的制約。現有的防爆規定限制總線的長度和總線上負載的數量。這就是限制了現場總線節省電纜優點的發揮。(3)系統組態參數過分復雜。現場總線的組態參數很多,不容易掌握,但組態參數設定得好壞,對系統性能影響很大。正維通信萬兆交換機用在智慧礦山等工業以太網應用場景。煙臺車載工業以太網應用
正維工業交換機、正維光纖收發器可用于DCS等工業以太網應用中。天津國產工業以太網應用品牌
虛擬局域網(VLAN)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網絡的許多固有觀念,使網絡結構更靈活、方便。實際上,VLAN就是一個廣播域,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可以根據部門職能、對象組和應用等因素將不同地理位置的網絡用戶劃分為一個邏輯網段。局域網交換機的每一個端口只能標記一個VLAN,同一個VLAN中的所有站點擁有一個廣播域,不同VLAN之間廣播信息是相互隔離的,這樣就避免了廣播風暴的產生。工業過程控制中控制層單元在數據傳輸實時性和安全性方面都要與普通單元區分開來,使用虛擬局域網在工業以太網的開放平臺上做邏輯分割,將不同的功能層、不同的部門區分開,從而達到提高網絡的整體安全性和簡化網絡管理的目的。許多工業以太網應用場景都可以看到VLAN技術。天津國產工業以太網應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