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U盤外文名USB flash disk (UFD)全稱USB閃存盤作用移動存儲設備組成外殼、機芯分類廣告、發光、防水、加密U盤等U盤,全稱USB閃存驅動器,英文名“ USB flash disk”。它是一種使用USB接口的無須物理驅動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動存儲產品,通過USB接口與電腦連接實現即插即用。U盤的稱呼來源于朗科科技生產的一種新型存儲設備,名曰“優盤”,使用USB接口進行連接。U盤連接到電腦的USB接口后,U盤的資料可與電腦交換。而之后生產的類似技術的設備由于朗科已進行專利注冊,而不能再稱之為“優盤”,而改稱諧音的“U盤”。后來,U盤這個稱呼因其簡單易記而廣為人知,是移動存儲設備之一。全稱USB閃存驅動器,英文名“ USB flash disk”。甘肅工程U盤近期價格
如現在市場上的可啟動型U盤主要是靠模擬USB_HDD方式來實現系統引導的。通過模擬USB_HDD方式引導系統有一個好處:在系統啟動之后,U盤就被認作一個硬盤,用戶可以限度地使用U盤的空間。這也將U盤大容量的特點體現得十分充分。這種具備多重啟動功能的U盤除了可用于臺式機之外,也可以廣地應用在具備外置USB軟驅的筆記本電腦上,有了這種U盤,筆記本也就可以徹底淘汰掉軟驅甚至光驅了。市場上有啟動型U盤供選購,但比普通的無驅型U盤要貴,用戶其實可以將普通的無驅型U盤制作成啟動型U盤,一般有兩種方法: 從網上下載USboot制作工具,幾分鐘即可制作成功,只是啟動后是純DOS界面。吉林質量U盤調試U盤是USB(universal serial bus)盤的簡稱,據諧音也稱“優盤”。
但是2004年12月7日,朗科獲得美國國家專利局正式授權的閃存盤基礎發明專利,美國專利號US6829672。這一專利權的獲得,終結束了這場爭奪。中國朗科公司才是U盤的全球發明者。美國時間2006年2月10日,朗科委托美國摩根路易斯律師事務所向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區聯邦法院遞交訴狀,控告美國PNY公司侵犯了朗科的美國專利。2008年2月,朗科與PNY達成庭外和解。朗科向PNY簽訂專利許可協議,PNY向朗科公司繳納專利許可費用1000萬美元。這是中國企業初次在美國本土收到巨額專利許可費用,也進一步證明了朗科是U盤的全球發明者。
現在的U盤都支持USB2.0標準,然而因為NAND閃存技術上的限制,它們的讀寫速度還無法達到標準所支持的高傳輸速度480Mb/s。快的閃存盤已使用了雙通道的控制器,但是比起硬盤,或是USB2.0能提供的大傳輸速率來說,仍然差上一截。高的傳輸速率大約為20~40 MB/s,而一般的文件傳輸速度大約為10 MB/s。 U盤的組成很簡單,主要由外殼+機芯組成。機芯:機芯包括一塊PCB+USB主控芯片+晶振+貼片電阻、電容+USB接口+貼片LED(不是所有的U盤都有)+FLASH(閃存)芯片。U盤集磁盤存儲技術、閃存技術及通用串行總線技術于一體。
U盤是USB(universal serial bus)盤的簡稱,據諧音也稱“優盤”。U盤是閃存的一種,故有時也稱作閃盤。U盤與硬盤的大不同是,它不需物理驅動器,即插即用,且其存儲容量遠超過軟盤,極便于攜帶。U盤集磁盤存儲技術、閃存技術及通用串行總線技術于一體。USB的端口連接電腦,是數據輸入/輸出的通道;主控芯片使計算機將U盤識別為可移動磁盤,是U盤的“大腦”;U盤Flash(閃存)芯片保存數據,與計算機的內存不同,即使在斷電后數據也不會丟失;PCB底板將各部件連接在一起,并提供數據處理的平臺。要訪問U盤的數據,就必須把U盤連接到電腦。中國澳門綜合U盤操作
PCB底板將各部件連接在一起,并提供數據處理的平臺。甘肅工程U盤近期價格
要訪問U盤的數據,就必須把U盤連接到電腦;無論是直接連接到電腦內置的USB控制器或是一個USB集線器都可以。只有當插入USB端口時,閃存盤才會啟動,而所需的電力也由USB連接供給。 自1998~2000年,有很多公司聲稱自己發明了USB閃存盤。包括中國朗科科技、以色列M-Systems和新加坡Trek公司。但是真正獲得U盤基礎性發明專利的卻是中國朗科公司。2002年7月,朗科公司“用于數據處理系統的快閃電子式外存儲方法及其裝置”(專利號:ZL 99 1 17225.7)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授權,該專利填補了中國計算機存儲領域20年來發明專利的空白。該專利權的獲得引起了整個存儲界的極大震動,包括以色列M-Systems立即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了無效復審,一度成為全球閃存領域震驚中外的專利權之爭。甘肅工程U盤近期價格
南長區軍之亞電腦經營部主要經營范圍是數碼、電腦,擁有一支專業技術團隊和良好的市場口碑。公司業務分為計算機軟硬件及輔助設備零,電子產品銷售,辦公用品銷售,信息系統運行維護服務等,目前不斷進行創新和服務改進,為客戶提供良好的產品和服務。公司將不斷增強企業重點競爭力,努力學習行業知識,遵守行業規范,植根于數碼、電腦行業的發展。在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持續創新,不斷鑄造高品質服務體驗,為客戶成功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