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蠟油收率高、粘度指數較高。為了降低能耗、節省操作費用、減少投資,國內外潤滑油基礎油生產企業都采用溶劑脫蠟和蠟脫油聯合工藝,近幾年主要是在節能、提高油和蠟收率等技術方面有比較大的改進。(3)白土補充精制。白土補充精制是使油與白土在一定溫度下充分混合,利用活性白土表面的吸附性能,通過加熱、蒸發、過濾等工序,將潤滑油中的氮化物、膠質、瀝青質、環烷酸皂、不飽和烴、選擇性溶劑、水分、機械雜質等除去,從而改善油品顏色、降低殘炭、提高油品的抗氧化安定性和抗乳化度。[1]潤滑油加氫生產工藝基礎油中的理想組分是支鏈烷烴(異構烷烴)和帶有長烷基側鏈的單環環烷烴,非理想組分則是稠環芳烴和稠環環烷烴。傳統的溶劑精制工藝是選擇性地抽提脫除低黏度指數的多環烴類及其它雜環化合物(如硫、氮化合物,膠質等),從而提高油品的黏度指數,使顏色和抗氧化安定性得到改善,這種物理分離的方法只能保留原料中原有的理想組分,基礎油收率、黏度指數和其它性能的改善有限。潤滑油加氫處理則是通過深度加氫轉化的方法,使多環烴類變為理想組分,同時幾乎完全脫除雜環化合物,因而基礎油收率高、油品各項質量指標的改善更加明顯。加氫處理過程中。決定著潤滑油的基本性質,添加劑則可彌補和改善基礎油性能方面的不足。閔行區環保潤滑油技術
88)發動機潤滑油腐蝕度測定法GB/T2433—2001添加劑和含添加劑潤滑油硫酸鹽灰分測定法GB/T3142—82(90)潤滑劑承載能力測定法(四球法)GB/T6538—2000發動機油表觀粘度測定法(冷啟動模擬機法)GB/T7607—95柴油機油換油指標GB/T7608—87拖拉機柴油機潤滑油換油指標GB/T8022—87潤滑油抗乳化性能測定法GB/T8023—87液體石油產品粘度溫度計算圖GB/T9171—88發動機油邊界泵送溫度測定法GB/T9932—88內燃機油性能評定法(開特皮勒1H2法)GB/T9933—88內燃機油性能評定法(開特皮勒1G2法)GB/T11143—89加***劑礦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銹性能試驗法GB/T11144—89潤滑油極壓性能測定法(梯姆肯試驗機法)GB/T11145—89車用流體潤滑劑低溫粘度測定法(勃羅克費爾特粘度計法)GB/T12577—90冷凍機油絮凝點測定法GB/T12578—90潤滑油流動性測定法(U型管法)GB/T12579—2002潤滑油泡沫特性測定法GB/T12581—90加***劑礦物油的氧化特性測定法GB/T12583—90潤滑油極壓性能測定法(四球法)GB/T12709—91潤滑油老化特性測定法(康氏殘炭法)GB/T17038—1997內燃機車柴油機油SH/T0024—90(2000)潤滑油沉淀值測定法SH/T0030—90車輛齒輪油成溝點測定法SH/T0031—90柴油機活塞清凈性評分方法SH/T0037—90。普陀區宣傳潤滑油鑄造輝煌潤滑油、潤滑脂統而言之,為「潤滑劑」之一種。而所謂潤滑劑。
齒輪油分為工業開式齒輪油、工業閉式齒輪油、車輛齒輪油。車輛齒輪油又分普通車輛齒輪油、中負荷車輛齒輪油和重負荷車輛齒輪油等。(3)產品的使用對象主要是指機械的種類和結構特點。例如,內燃機油分為汽油機油、二沖程汽油機油和柴油機油等。國標潤滑油型號GB439—90航空噴氣機潤滑油GB440—77(88)20號航空潤滑油GB443—89L—AN全損耗系統用油GB/T447—94蒸汽汽缸油GB5903—95工業閉式齒輪油GB5904—86輕負荷噴油回轉式空氣壓縮機油GB11120—89L—TSA汽輪機油(防銹汽輪機油)GB11121—95汽油機油GB11122—1997柴油機油,GB12691—90空氣壓縮機油GB13895—92重負荷車輛齒輪油(GL一5)GB/T14906—94內燃機油粘度分類GB/T16630—1996冷凍機油SH/T0010—90熱定型機潤滑油SH/T0017—90(1998)軸承油SH/T0094—91(1998)蝸輪蝸桿油SH/T0111—92(1998)合成錠子油SH0138—9210號儀表油SH/T0139—95車軸油SH/T0350—92(1998)普通車輛齒輪油SH/T0360—92(1998)13號機械油(**錠子油)SH/T0361—1998導軌油SH0362—92抗氨汽輪機油SH/T0363—92(1998)普通開式齒輪油SH0526—92(1998)粘度標準油GB/T0391—77。
異構脫蠟已成為當***產APIⅢ類基礎油的重要手段。已實現工業化的潤滑油異構脫蠟技術主要是Chevron的Isodewaxing技術和ExxonMobil公司的MSDW技術。[2]潤滑油理化性質編輯語音潤滑油外觀(色度)油品的顏色,往往可以反映其精制程度和穩定性。對于基礎油來說,一般精制程度越高,其烴的氧化物和硫化物脫除的越干凈,顏色也就越淺。但是,即使精制的條件相同,不同油源和基屬的原油所生產的基礎油,其顏色和透明度也可能是不相同的。對于新的成品潤滑油,由于添加劑的使用,顏色作為判斷基礎油精制程度高低的指標已失去了它原來的意義。潤滑油密度密度是潤滑油**簡單、**常用的物理性能指標。潤滑油的密度隨其組成中含碳、氧、硫的數量的增加而增大,因而在同樣粘度或同樣相對分子質量的情況下,含芳烴多的,含膠質和瀝青質多的潤滑油密度**大,含環烷烴多的居中,含烷烴多的**小。潤滑油粘度粘度反映油品的內摩擦力,是表示油品油性和流動性的一項指標。在未加任何功能添加劑的前提下,粘度越大,油膜強度越高,流動性越差。潤滑油粘度指數粘度指數表示油品粘度隨溫度變化的程度。粘度指數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溫度的影響越小,其粘溫性能越好,反之越差。只要是應用于兩個相對運動的物體之間,而可以減少兩物體因接觸而產生的磨擦與磨損之功能,即為潤滑油。
用螺絲刀將潤滑油撩起,與水平面成45度角,對照陽光,觀察油滴情況。光照下,可清晰看到潤滑油中無磨屑者為良好;若磨屑過多,則應更換。四、油滴痕跡法:取一張干凈的白色濾試紙,滴油數滴,待潤滑油滲漏后,若表面有黑色粉末,用手觸摸有阻塞感,則說明潤滑油里面雜質很多,好的潤滑油無粉末,用手摸上去干而光滑,痕跡呈黃色。潤滑油設備潤滑油在工業上很多的設備都是會用到潤滑油來減少摩擦,保護機械及加工件的液體潤滑劑,因此潤滑油也需要對其磨損與污染進行分析,X射線熒光光譜法來測定石油中硫含量。鑒定潤滑油中磨損金屬的含量,可以準確的連接設備的運行狀態和老化,如果設備中所含金屬顯示機件磨損程度嚴重。對設備保養、運行速度、老化都重要,所以對測定中微量金屬以作為磨損成分的檢測勢在必得。柴油中硫含量為11mg/kg,以下數據是5mls樣品在相同的樣品分析杯內,由一臺LAMBDA儀器測180s,每天測試兩次,結果為兩次測試結果的平均值,結果如下表樣品LABLAB2LAB3LAB4LAB5低硫柴油56666汽油E7B-11(柴油)9108812低硫柴油34335B20(柴油)57669變壓器油煤油7240渦輪機煤油5449重燃料油1953潤滑油檢查方法一、檢查潤滑油蓋口擰下加油口蓋,將它翻過來觀察底部。礦物基礎油的化學成分包括高沸點、高分子量烴類和非烴類混合物。楊浦區宣傳潤滑油活動
主要修改了分類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兩類**基礎油標準。閔行區環保潤滑油技術
發生的化學反應主要有:①脫除雜環化合物;②芳烴飽和,環烷烴開環及異構化,這種反應是提高黏度指數**主要的反應;③正構烷烴或低分支異構烷烴臨氫異構化為**支異構烷烴;④烷烴的加氫裂化以及帶有長烷基側鏈環烷烴的加氫脫烷基反應。這類反應將導致輕油的產生,使基礎油收率降低。**項是有利于反應,第四項是需要***的反應。潤滑油異構脫蠟工藝隨著環境保護法規日趨嚴格以及機械工業(特別是汽車工業)的發展,對潤滑油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生產這些高性能的潤滑油,特別是要調配大跨度多級內燃機油,必須采用低揮發性、高黏度指數的基礎油,即VI大于120、飽和度大于90%。主要成分為異構烷烴的APIⅢ類基礎油具有這些性能特點,可以滿足上述要求。采用溶劑脫蠟和催化脫蠟工藝是不能生產Ⅲ類基礎油的,因為這兩種加工方法只能將高黏度指數的正構烷烴從油品中除去,造成基礎油的黏度指數低,而不能將這些高黏度指數的正構烷烴轉化為高黏度指數、低傾點的異構烷烴,這不但使基礎油收率低,而且不能滿足高質量基礎油的規格要求。異構脫蠟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專門分子篩催化劑的作用下,將高傾點的正構烷烴異構化為低傾點的支鏈烷烴。閔行區環保潤滑油技術
上海桑利潤滑技術有限公司致力于能源,是一家服務型公司。公司業務涵蓋金屬切削加工液,工業設備潤滑油,設備專用潤滑脂等,價格合理,品質有保證。公司將不斷增強企業重點競爭力,努力學習行業知識,遵守行業規范,植根于能源行業的發展。上海桑利潤滑技術憑借創新的產品、專業的服務、眾多的成功案例積累起來的聲譽和口碑,讓企業發展再上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