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書法作品,其中有看得見的東西,筆畫、墨色、字形、詩句等,這是"軀體";還有看不見的東西,感情、風神、韻律等,這是"靈魂"。書法出"味",往往就出在這"靈魂"上,故此只能靠細細品味,才可感悟得到。要使書法打動人心,使觀賞者產生思想共鳴,則作者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字內功夫,二是字外功夫。字內功夫,即筆墨功夫。其次是"脫化生新",在精心臨摹古人法帖的基礎上,得形得神之后,不斷溶入自己的個性之"味"。第三是文字功夫,要熟練掌握漢字的八個筆畫及其變化,漢字的結構及其變化,尤其是草書符號及其變化。還要具有"六書"漢字知識。 書法的演變一般是指書法字體的演變。南京硬筆書法考級
楷書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chuàng)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楷書有楷模的意思,張懷瓘《書斷》中已先談到過。六朝人仍習慣地用著它,例如羊欣《采》文,王僧虔《論書·韋誕傳》中云:“誕字仲將,京兆人,善楷書。”那是“八分楷法”的簡稱。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書之名,其內容顯然和古稱是不一樣的,名異實同和名同實異之例,大概有以上這些。行書行書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發(fā)展起源的,介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于辨認而產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金華鋼筆書法價格書法藝術的繁榮期,是從東漢開始的。
點畫結構美點畫結構美的構建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指各種點畫按一定的組合方式,直接組合成各種美的獨體字和偏旁部首。二是指通過將各種部首,再按一定的方式組合成各種字形。中國字的部首組合方式無非是左右式、左中右式,上下式、上中下式,包圍式、半包圍式等幾種。這些原則主要是比例原則、均衡原則、韻律原則、節(jié)奏原則、簡潔原則,等等。這里特別要提的就是比例原則,其中黃金分割比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比例,對點畫結構美非常重要。
從表面字義理解,書法指書寫的法度。生活中,書法一詞另具備以下含義:DI一,某幅書寫作品的代稱或者所有書寫作品的統(tǒng)稱;第二,一種藝術類別,一般指書寫漢字的藝術。康有為在《廣藝舟雙楫》中說:“唐言結構,宋尚意趣”,由此可知唐代書法的法度追求ZUI高、ZUI嚴謹,唐代書法成就也是書法史上ZUI頂峰的。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開始以圖畫記事,經(jīng)過幾千年的發(fā)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fā)明了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古往今來,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至于其他書寫形式,如硬筆、指書等,其書寫規(guī)律與毛筆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書法藝術本體包括筆法、字法、構法、章法、墨法、筆勢等內容。
雙鉤書法之“五指法”(雙苞)。雙鉤,也叫“雙苞”,是執(zhí)筆的一種方法。唐代書法家韓方明在《授筆要說》中說:“夫書之妙在于執(zhí)管,既以雙指苞管,亦當五指共指,其要實指虛掌,鉤壓平送,亦曰抵送,以備口傳手授之說以。”其方法是,大指向外壓著,食、中兩指向內鉤著,無名指向外揭著,小指帖在無名指下面,幫同送著,五指都派好了用場。“五指法”也屬“雙鉤”的一種。雙鉤書法的起源和簡介所謂“雙鉤書法”,是指以筆單線直接寫出某種書體的空心字。此法源于唐代,當時,由于沒有印刷技術,人們?yōu)榱四苁姑視ㄗ髌返靡粤鱾鳎桶醋髌返脑瓨樱蠢粘隹招淖郑缓笤偬钌虾谀允褂^者得到近似真跡的作品。后來這種摹寫方式成為了人們學習書法的一種方法,并發(fā)展成為我國璀璨的書法藝術寶“雙鉤”乃書法術語也。法書摹勒上石,沿其筆畫的兩側外沿以細線鉤出,稱之為“雙鉤”。南宋姜夔在《續(xù)書譜》中稱:“雙鉤之法,須得墨暈不出字外,或廓填其內,或朱其背,正肥瘦之本體”。宋代大詩人陸放翁曾有“妙墨雙鉤帖”之佳句稱頌“雙鉤”之神韻。 唐代書法成就也是書法史上ZUI頂峰的。常州啟功書法交流
書法的形態(tài)和技巧亦呈現(xiàn)了一種百家爭鳴的局面。南京硬筆書法考級
隋結束南北朝的混亂局面,統(tǒng)一中國,和之后的唐都是較為安定的時期,南帖北碑之發(fā)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書之形式,居書史承先啟后之地位。隋楷上承兩晉南北朝沿革。下開唐代規(guī)范的新局,隋有碑版遺世,多為真書,分四種風格:1、平正淳和如丁道護的《啟法寺碑》等2、峻嚴方飭如《董美人墓志銘》等3、深厚圓勁如《信行禪師塔銘》等4、秀朗細挺如《龍藏寺碑》等。唐代書學鼎盛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達到了中國封建文化的ZUI高峰,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唐代墨跡流傳至今者也比前代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寶貴的書法作品。整個唐代書法,對前代既有繼承又有革新。楷書、行書、草書發(fā)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個新的境地,時代特點十分突出,對后代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以前任何一個時代。 南京硬筆書法考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