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條 國家提倡建設單位按照房地產開發與物業管理相分離的原則,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管理企業。住宅物業的建設單位,應當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管理企業;投標人少于3個或者住宅規模較小的,經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以采用協議方式選聘具有相應資質的物業管理企業。第二十五條 建設單位與物業買受人簽訂的買賣合同應當包含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的內容。第二十六條 前期物業服務合同可以約定期限;但是,期限未滿、業主委員會與物業管理企業簽訂的物業服務合同生效的,前期物業服務合同終止。其他用途物業:除了上述物業種類以外的物業,稱為其他物業,有時也稱為特殊物業。徐匯區創新物理管理服務介紹
第二十七條 業主依法享有的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建設單位不得擅自處分。第二十八條 物業管理企業承接物業時,應當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查驗。第二十九條 在辦理物業承接驗收手續時,建設單位應當向物業管理企業移交下列資料:(一)竣工總平面圖,單體建筑、結構、設備竣工圖,配套設施、地下管網工程竣工圖等竣工驗收資料;(二)設施設備的安裝、使用和維護保養等技術資料;(三)物業質量保修文件和物業使用說明文件;徐匯區創新物理管理服務五星服務物業管理的起源來看,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20年代,是舊中國房地產業萌芽和初步發展的時期。
第六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物業管理企業將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全部物業管理一并委托給他人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處委托合同價款30%以上5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頒發資質證書的部門吊銷資質證書。委托所得收益,用于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剩余部分按照業主大會的決定使用;給業主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挪用專項維修資金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追回挪用的專項維修資金,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挪用數額2倍以下的罰款;物業管理企業挪用專項維修資金,情節嚴重的,并由頒發資質證書的部門吊銷資質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
2005年12月1日《物業管理師制度暫行規定》、《物業管理師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物業管理師資格認定考試辦法》開始實施;2006年8月《注冊物業管理師》執業資格考試參考教材由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出版,全套五本,4門課程,包括《物業管理實務》《物業管理基本制度與政策》《物業管理綜合能力》《物業經營管理》及《考試大綱》;2006年9月全國《注冊物業管理師》***批師資培訓舉行;2006年11月至 2007年5月***批符合條件的一千余位全國注冊物業管理師認定考試大會舉行,認定人員只參加《物業管理實務》考試;在市場進一步規范化發展的道路上,物業服務企業將抓住機遇實現做大做強。
中國住宅市場規模在保障房制度的推進下將穩定增長,住宅物業的需求在樓市逐漸回暖的背景下將保持相對穩定,商業物業的增長勢頭較為明顯。在未來三年中,整體的物業管理面積增長較為緩慢,年均6.2%左右,預計 2014年達到200億平方米,營業收入達到7800億的規模。**物業服務包括對建筑、設備、設施的運行管理與維護保養,管轄區域的安全秩序管理、環境管理與環境保護,以及對物業客戶自尊與服務享受的滿足,這些服務構成了產品所提供的**利益。辦公物業是從事生產、經營、咨詢、服務等行業的管理人員(白領)辦公的場所,它屬于生產經營資料的范疇。虹口區本地物理管理服務服務熱線
這類物業包括賽馬場、高爾夫球場、汽車加油站、飛機場、車站、碼頭、高速公路、橋梁,隧道等物業。徐匯區創新物理管理服務介紹
(五)制定、修改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六)法律、法規或者業主大會議事規則規定的其他有關物業管理的職責。第十二條 業主大會會議可以采用集體討論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書面征求意見的形式;但應當有物業管理區域內持有1/2以上投票權的業主參加。業主可以委托代理人參加業主大會會議。業主大會作出決定,必須經與會業主所持投票權1/2以上通過。業主大會作出制定和修改業主公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選聘和解聘物業管理企業,專項維修資金使用和續籌方案的決定,必須經物業管理區域內全體業主所持投票權2/3以上通過。徐匯區創新物理管理服務介紹
上海石中玉實業有限公司在同行業領域中,一直處在一個不斷銳意進取,不斷制造創新的市場高度,多年以來致力于發展富有創新價值理念的產品標準,在上海市等地區的商務服務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商業口碑,成績讓我們喜悅,但不會讓我們止步,殘酷的市場磨煉了我們堅強不屈的意志,和諧溫馨的工作環境,富有營養的公司土壤滋養著我們不斷開拓創新,勇于進取的無限潛力,上海石中玉供應攜手大家一起走向共同輝煌的未來,回首過去,我們不會因為取得了一點點成績而沾沾自喜,相反的是面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市場氛圍,我們更要明確自己的不足,做好迎接新挑戰的準備,要不畏困難,激流勇進,以一個更嶄新的精神面貌迎接大家,共同走向輝煌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