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信息系統之間缺乏接口標準,工商企業內部 物流信息系統與第三方信息系統之間缺乏有效銜接,運輸信息系統、倉儲信息系統、物流作業 管理信息系統之間互不溝通,由于沒有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臺,以EDI互聯網等為基礎的物流信息系統難以得到實際應用。 機制障礙 在 計劃經濟體制下,各個行業從上到下一統到底,行業之間、部門之間管理體系分割現象嚴重,在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習慣勢力仍然有一定影響。物流產業的發展涉及到基礎設施、物流技術設備、產業政策、投資融資、稅收、海關、服務、與運輸標準等多個方面,而這些問題的管理分屬于不同的職能部門,各職能部門對現代物流認識不足和缺乏統一協調的戰略思想,成為物流產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 由于經濟利益部門化和地區化弊端的存在,我國在物流業的管理體制和機制上的協調能力較差。物流業涉及交通運輸
上海聯虹為客戶提供物流前置。提供物流運輸報價表
我國勞動與社會保障部已批準 **職業資格物流師培訓標準,應該以這個體系為主大力推行物流人才的在職教育。 物流運輸實施要素 編輯 實現物流現代化的基本要素包括:思想要素、基礎要素、技術及管理要素和社會協調要素。 思想要素 思想要素,首先是啟蒙宣傳與教育。物流的概念、含義、內容、作用等不經過一番啟蒙宣傳和教育活動,多數人是不會了解、不會認識的,不理解物流的重要性,當然就不會引起對物流的重視;沒有這種的宣傳和教育活動,則不會變成大家的思想和行動;沒有充分的宣傳和普及教育,人們也不會知道物流究竟能起多大作用,搞好物流有什么價值和意義。行動往往取決于認識,認識則取決于學習和教育,因此,物流的啟蒙宣傳和教育,應該是實現物流現代化的首要因素和基本條件。
標準物流運輸倉庫的作用不僅是拼箱裝運,而且還可按客戶要求進行產品整合。
搞好物流有什么價值和意義。行動往往取決于認識,認識則取決于學習和教育,因此,物流的啟蒙宣傳和教育,應該是實現物流現代化的首要因素和基本條件。 基礎要素 物流現代化的基礎要素包括:公路、鐵路、港口、碼頭、倉庫、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物流相關法律、法規的制訂;物流基礎設施的配套和網絡構筑。主要是物流的整體布局,避免或減少重復建設和人為浪費;托盤、代碼、用語、包裝的標準化、統一化、規范化;信息功能的充分利用,計算機網絡的形成和信息共享,還有人才培養以及經濟發展、資金實力等。 基礎要素對于物流現代化至關重要,基礎不牢,就無法向更高層次發展;基礎工作不做在前面,就會越搞越亂,中途很難修正。 管理要素 物流現代化的技術要素范圍很廣,如物流信息技術中EDI( 電子數據交換)、RF(射頻技術)、GIS( 地理信息系統)、GPS( 全球定位系統)、ITS( 智能交通系統)等,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將會愈發突出。機械化、自動化企業、立體自動化倉庫、多功能配送中心、機器人搬運裝卸、托盤聯營。
每一種運輸方式都有其優劣之處,往往需要根據成本、運輸能力、路線和速度等方面來考慮選擇何種方式。 人力 人力運輸是使用人的肌肉產生力量來運輸他人和/或貨物,常見的方式有步行、跑步和游泳,速度較慢。現代科技使用機器來加強人力。由于其成本低,可以休閑、鍛煉身體,另外環保。有時候,人力運輸是可用的交通方式,特別是在一些欠發達或者偏遠的區域。它被視作是理想的可持續交通系統。 盡管人類可以不借助基礎設施行走,通過修建道路、使用自行車或輪滑等交通工具可以提高效率。 畜力 畜力運輸是通過役用動物來移動人和貨物的方式。人類可以直接騎在一些動物身上,讓其馱上貨物,戴上騎具,單個或組隊,連上雪橇或帶輪交通工具。 物流運輸存在問題 編輯 效率低 我國與發達**在物流成本方面、周轉速度方面以及產業化方面存在較大差距,服務水平和效率方面都比較低。我國每萬元GDP產生的運輸量為4972噸公里,而美國和日本的這一指標分別為870噸公里和700噸公里。 我國物流系統各環節的銜接較差,運轉效率不高。
倉庫管理管的是物,而錢和物是公司的流動資產。也就是說,倉庫管理管的是企業的資產。
2002年的運輸量和運輸周轉量如下表: 由于沿海的區域經濟發展比較快以及對外貿易的增長,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增長很快,2001年達到14.26億噸,2002年為16.63億噸,增長率為14.25%。由于入世促進外貿,預計到2005年 對外貿易總額將突破7,000億美元。每年外商直接投資大約為400億美元,到2005年將超過1,000億美元。港口吞吐量還將保持快速增長的走勢。有7個港口躋身世界億噸港行列,上海港貨物吞吐量超過兩億噸,成為世界第四大港。7個億噸以上的大港2001年和2002年的吞吐量分別如表三所示。 物流運輸潛力巨大 編輯 主要基于以下幾點: (1)汽車工業 (2)家電、電子、通訊產業 (3) 商業系統 (4)藥品、食品工業 物流運輸三方物流 編輯 中國與物流相關的年總支出有19,000億人民幣,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為20—25%,第三方物流的市場潛力很大。根據 中國倉儲協會進行的第三次物流市場調查分析:有57%的生產企業和38%的商業企業正在尋找新的物流代理商。
倉庫可以為企業不停的輸出人才,是企業較重要的來源地之一,這是倉庫管理的第四個價值。放心物流運輸質量服務
現代倉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倉庫、倉庫管理,而是在經濟全球化與供應鏈一體化現代物流系統中的倉儲。提供物流運輸報價表
企業對第三方物流的滿意度在逐漸提高。企業物流需求以物流運作為主,更強調物流總代理的形式,需要一體化的物流服務。調查研究結果相比,市內配送服務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同時物流過程管理、物流決策、資料攫取等信息服務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種種跡象表明,第三方物流市場方興未艾。但真正意義上的第三方物流處于發展初期,根據美智(Mercer) 管理顧問公司與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對第三方物流市場進行研究,2001年的市場規模在400億人民幣以上。70%的物流服務提供商在過去的3年中,年均業務增幅都高于30%,整個第三方物流市場2000—2005年的年增長率將達到25%。推動第三方物流發展的主要因素,首先在于跨國企業正在將更多的業務轉向,并通過外包來降低供應鏈成本;其次是公司面臨著降低成本和更加關心競爭力的壓力,而增加了物流外包的需求;激勵措施也是刺激第三方物流市場迅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物流運輸技術裝備 編輯 由于我國企業生產規模與水平的不斷提高,生產設備與 物流設備的更新與現代化需求旺盛。
提供物流運輸報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