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嬰幼兒托育服務供給側改變:改變開放以來,我國家庭規模不斷縮小、結構逐漸簡化、撫育功能趨于弱化,城市雙職工家庭的數量不斷增長,而傳統的單位福利性托幼體系瓦解,0~3歲嬰幼兒照料責任主要由家庭來承擔。兩孩政策實施以后,人們托育服務需求不斷增加,相關調查顯示“無人照護”成為一些人放棄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家庭對于托育服務的需求日趨旺盛,然而托育服務市場卻面臨供給總量匱乏、供給結構失衡與服務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這些問題深刻影響著嬰幼兒的健康成長與育齡人群的工作—家庭平衡。為了回應新時期家庭的托育服務需求,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早期保育和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已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指導性意見,要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變,較全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托育服務供給體系建設具有系統性和復雜性,這就要求管理者必須首先了解當前家庭的養育模式,準確把握群眾的托育服務需求,避免落入“供給偏離需求”的結構性失衡困境。結合我國嬰幼兒托育行業的發展狀況,筆者建議,今后應進一步加強管理體制與工作機制建設。0到3歲托育服務有哪些服務
在目前的各類托育機構中,一是各種證照齊全的公辦機構;二是在工商注冊的企業自辦機構;三是在工商注冊機構,部分員工具有早教資質卻無保育資質,亦未經過系統培訓(故隊伍不穩定),部分規模較大的新建或延伸到托育服務的市場早教機構多屬此類;四是未在任何部門注冊,無工商或教育部門運營許可,無托育服務資質,既無國家部門扶持,亦無任何監管,多以“黑托”身份存在,小規模市場機構和家庭“鄰托”多屬此類。從對運營機構負責人的訪談中了解到,第二、第三和部分第四類機構希望國家部門盡快出臺托育服務準入標準,能正式、合法地提供托育服務。但是,迄今為止,相關政策法規還完全缺失,機構無運營資質,教育和衛生部門無條規監管。佛山明日華府全日制嬰幼兒托育服務推薦托育機構教師的職業資格認定、審查等方面的缺失,導致嬰幼兒托育服務從業人員的專業性難以得到保障。
在社會托育服務起步階段,服務質量風險甚大,故公眾對服務資質、服務質量、國家部門監管、師資培訓等都有較高的需求。在四省市調查中,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為托育服務機構制定標準和準入資格占較重要地位,此后依次為對機構進行審核和監管、師資培訓與管理、給予家庭經濟支持、給予機構財政補貼等。若將受訪者認為較重要的三項加總,則師資培訓與管理、機構審核與監管和標準資格分列一二三位,而這些都與服務的規范化、安全化和服務質量密切相關。安全是家長對托育服務的較基本要求。四省市托育服務調查數據顯示,有此需求的超過80%。相較于安全和衛生(其實也是安全的一部分),其他方面的需求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托育服務機構存在問題的原因:1 托育教師缺乏專業培訓:托育機構的教師質量參差不齊,雖然有職業資格認定,但其在教育和專業上技能不足,沒有專業的師資團隊,專業度要求達不到水準。2 國家部門監管力度不嚴:國家部門在3歲以下嬰幼兒托育服務這一需求領域監管不到位,導致高度市場化,無資質機構隨之泛濫,成為國家部門監管的一大難題,國家部門和立法部門監管不到位,行業沒有統一的標準,社會團體力量開辦托育機構繁瑣復雜,缺少明確的方向性和積極指導。3 機構運營成本高,沒有具體幫扶政策:市場上的民營托育機構收費高的原因,起于國家部門在托育服務這一塊供不應求,機構的運營成本居高不下,導致市場上的民營機構占主導地位,地方國家部門還未完全落實具體的幫扶政策,中國人口基數大,0-3歲嬰幼兒托育服務行業數量缺乏。建立多元化的服務模式是發展嬰幼兒托育服務的工作著力點。
基于調研發現,筆者認為應立足群眾托育需求,從以下方面推進嬰幼兒托育服務供給側改變:其中一個是推動科學養育指導服務朝常態化方向發展。衛生健康、教育、民政、婦聯與工會等國家部門部門和群團組織應加強協作,依托社區托育點、托育機構、家長學校、非營利組織等平臺,并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手段,向家庭提供科學養育指導服務。科學養育指導服務應涉及以下幾個層次的內容:首先是科學養育知識的咨詢與指導,增強家庭的科學育兒能力。其次是科學養育觀念的宣傳,加強親職教育尤其是提升父職撫育意識,化解父母與祖輩間因養育觀念不同而引發的家庭矛盾。此外,還應提供產后女性就業咨詢與指導,幫助產后女性更好地適應社會角色轉變,為其重返工作崗位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心理咨詢和法律援助等服務。國家部門應將托育服務定位為民生領域的公共服務。0到3歲托育服務有哪些服務
我國嬰幼兒照護主要由家庭承擔,嬰幼兒托育服務體系發展較為滯后。0到3歲托育服務有哪些服務
在建立健全家庭嬰幼兒照護支持指導體系方面,《意見》指出,一要強化對家庭科學育兒的指導,市、區兩級建立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編寫家庭嬰幼兒照護指南,為家庭嬰幼兒照護提供科學指導。二要落實相關假期保障及就業扶持政策,鼓勵用人單位采取靈活安排工作時間等積極措施,為嬰幼兒照護創造便利條件。三要加強嬰幼兒健康服務,鼓勵用人單位采取靈活安排工作時間等積極措施,為嬰幼兒照護創造便利條件,推進較好嬰幼兒健康服務資源向農村延伸。0到3歲托育服務有哪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