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馬斯克在“宏圖計劃三”中疾呼“全球家庭應普及熱泵”,當中國北方清潔取暖改造投入超千億,空氣源熱泵已從細分產品躍升為能源**的**載體。統一熱泵的渠道招商數據顯示:2024年加盟商數量同比增長230%,單店比較高年利潤突破百萬。本文從政策、技術、消費三重維度,揭示這一賽道成為資本新熱點的必然性。...
隨著國際航空業碳減排目標的逐步推進,各大航空公司面臨著增加生物航空煤油(生物航煤)使用比例的壓力。為了響應這一要求,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加快生物航煤的生產和使用。中國石化鎮海煉化項目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通過將餐飲廢油轉化為原料,該項目實現了年產10萬噸生物航煤的產能,不僅有效回收了廢棄油脂資源,還推動...
隨著風電產業的快速發展,2005年前投運的4.5萬臺風機逐漸進入退役階段,面臨批量替換的壓力。這些風機多為小容量機型,隨著技術的進步,新的大容量風機逐漸成為替換的推薦。通過采用6MW以上的大容量機型,單臺風機的發電量可提高300%,這為風電行業的持續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潛力。 以金風科技在寧...
隨著綠電交易門檻的降低,尤其是取消了買方年耗電量1億度的限制,中小企業逐漸獲得了參與的機會,綠電交易市場的活躍度明顯提升。此外,區塊鏈技術的引入,也使得綠證系統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涵蓋了風電、光伏等七類電源,為企業提供了更加透明和可信的綠色電力認證。這樣的政策變化無疑為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動...
隨著電力市場的逐步深化,負荷聚合商的崛起以及分布式儲能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力現貨交易的破冰。廣東省作為首批探索負荷聚合商模式的地區之一,已啟動了首批25家負荷聚合商的試點工作,成功整合了1.2GW的工商業儲能資源。這些儲能資源通過精確預測電價波動,并結合自動充放電系統進行套利,達到了較高的0.3...
隨著液氫運輸成本占終端售價的比重超過30%,這一高昂的運輸費用成為制約綠氫商業化的一大瓶頸。然而,近年來,隨著輸氫管道建設的加速,綠氫跨省流通的瓶頸逐步得到解決,氫能產業的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 到2025年,國內計劃建設的純氫管道試點將達到400公里,其中西北至華北的示范段已順利貫通。這...
谷歌押注新型儲能技術,解決可再生能源間歇性難題 谷歌近期宣布與意大利能源技術公司Energy Dome達成全球合作,共同部署二氧化碳電池長時儲能系統(LDES)。這項創新技術可將可再生能源存儲8-24小時,遠超鋰電池4小時的儲能時長,填補了電力生產與消費之間的時空鴻溝。這項合作瞄準100...
政策轉向使清潔能源行業突遇寒流,企業生存空間遭擠壓 2025年7月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的“大而美”稅改法案生效,對清潔能源產業造成重創。法案將原計劃持續至2032年的太陽能和風能30%稅收抵免政策提前至2026年開始逐步取消,2027年底完全終止;氫能抵免也于2028年取消,唯獨核電...
當AI算力需求撞上雙碳目標,數據中心能源管理面臨三重壓力測試。 2030年我國數據中心用電量可能突破7000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用電量的5.3%。這一數字背后是AI算力的爆發式增長:61%的企業計劃未來三年新建或擴建智算中心,近七成企業預計其數據中心用電量年均增速將超15%。高能耗伴隨嚴峻...
將家用電熱水器改造為“熱能電池”,有望低成本解決風光電力消納難題。 2025年較早季度,我國風電和光伏累計裝機達1482GW,超過火電規模,風光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22.5%。這些清潔能源固有的間歇性與波動性,導致在特定時段產生大量富余電力。與此同時,全國數以億計的家庭電熱水器卻處于“待...
根據規定,年綜合能耗1萬噸標煤(或煤炭消費1萬噸)及以上的項目需接受省級審查,而年耗能超過50萬噸標煤的“超級項目”則須由國家發改委直接審查。新規明確禁止高耗能項目審查權下放至縣級,并對節能降碳滯后地區實施審查申請凍結。 制度進化:從單維度到雙維管控 此次政策修訂標志著審...
在能源成本攀升與環保需求雙驅動下,家庭采暖正經歷從“耗能型”向“智慧節能型”的轉型。統一熱泵憑借噴氣增焓技術、AI節能算法、靜音系統三大**科技,重新定義家庭采暖——以低至傳統設備1/4的運行成本,實現-35℃極寒環境下的恒溫舒適,讓節能與溫暖不再對立。 一、家庭采暖痛點:高能耗與低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