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滿足實驗中的實際需要。本多功能實驗器材結構設計合理,小巧緊湊,使用操作便捷,工作穩定,且其實施容易,成本低廉,與燒杯配合使用,可對粘度較低的溶液實現良好的攪拌效果,滿足攪拌過程中的多種特定需求,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附圖說明圖1為多功能實驗器材的整體結構示意圖之一。圖2為多功能實驗器材的整體結構示意圖之二。圖3為筒殼與機體的結構示意圖之一。圖4為筒殼與機體的結構示意圖之二。圖5為筒殼與機體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圖6為筒殼與機體上端部分的剖視圖。圖7為多功能實驗器材與燒杯配合使用狀態圖。圖8為多功能實驗器材在內循環模式下經正斜向槽驅使溶液旋轉的狀態示意圖。圖9為多功能實驗器材在內循環模式下經反斜向槽驅使溶液旋轉的狀態示意圖。圖10為多功能實驗器材在外循環模式下經正斜向槽驅使溶液旋轉的狀態示意圖。圖11為多功能實驗器材在外循環模式下經反斜向槽驅使溶液旋轉的狀態示意圖。圖12為多功能實驗器材閑置時的狀態示意圖。圖13為鎖緊機構的一種實施結構示意圖。圖14為微型雙向輸出風機的一種實施結構示意圖。圖中,1、反斜向槽,2、導風盤,3、裙部,4、柄環,5、導向筋,6、筒殼,7、柄部,8、工位標識,9、罩殼,10、刻度尺,11、蓋體。所述成像機構包括承載殼、防護鏡、成像鏡支撐架、限位塊和轉動架,所述防護鏡固定連接在承載殼內的前端。松江區品質實驗儀器詢問報價
所述的筒殼6的下端設有一圓盤狀的導風盤2,導風盤2的下端面開設有若干正斜向槽13和反斜向槽1,正斜向槽13與反斜向槽1用于將空氣傾斜吹向燒杯39內液面以驅使溶液旋轉,所述的正斜向槽13與反斜向槽1間隔分布,分別可吹動溶液向不同的方向旋轉,導風盤2的下端面另開設一出氣孔12;參看圖3、5、6、8-11所示,所述的筒殼6內設有閥套部37,閥套部37內設圓柱腔,閥套部37內側壁上設有內循環閥孔a27、外循環閥孔a29、內循環閥孔b25、外循環閥孔b23、排氣閥孔a22以及排氣閥孔b32,所述的內循環閥孔a27、外循環閥孔a29分別經流道與正斜向槽13連通,外循環閥孔a29另連接有一*允許空氣由外界向內流動的單向閥a30,外循環閥孔a29與正斜向槽13之間的流道上安設有*允許空氣向正斜向槽13方向流動的單向閥c41,所述的內循環閥孔b25和外循環閥孔b23分別經流道與反斜向槽1連通,外循環閥孔b23另連接有一*允許空氣由外界向內流動的單向閥b31,外循環閥孔b23與反斜向槽1之間的流道上安設有*允許空氣向反斜向槽1方向流動的單向閥d40,所述的排氣閥孔a22經流道與出氣孔12連通,所述的排氣閥孔b32與外界連通;所述的機體15限定于筒殼6內,兩者可相對旋轉但無法軸向相對移動。蘇州質量實驗儀器廠家本實用新型一種ar實驗設備,所述兩個固定夾分別滑動連接在兩個滑軌內。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實驗器材,尤其涉及一種可滿足多種實驗需求的多功能實驗器材。背景技術:在物理、化學以及生物等學科的科研與教學中,實驗是必不可少的項目,不同的實驗對于實驗環境與實驗操作具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使物料混合均勻、反應過程中防止物料沉淀、加熱過程中使溶液溫度均一、對溶液攪拌的同時減少物料的揮發或熱量流失、對溶液進行快速散熱、加快溶液中溶劑蒸發、對溶液進行測溫或溫度監測等都是比較常見的實驗操作,但現有的實驗器材功能大都比較專一,適用性較差,無法滿足不同實驗中的不同操作需求。同時,溶液攪拌器是實驗中**為常用的實驗器材之一,目前實驗室常用的溶液攪拌裝置根據工作方式的不同分為多類,**為常用的為玻璃棒、磁力攪拌器以及旋槳式攪拌器,上述常用的攪拌裝置存在的共同缺陷是都采用了接觸式攪拌,即工作過程中需有部件與溶液接觸,一方面,攪拌器使用完畢后局部粘附有物料,需進行嚴格徹底的清潔處理,操作較為麻煩,如***不徹底,殘留的物料會對其后的實驗產生影響;另一方面,在移出攪拌器時會攜出少量的物料,影響實驗的精確性。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目的旨在提供了一種能夠采用非接觸方式實現攪拌。
機體15上端設有一位于所述筒殼6上側而便于人為手持旋擰的柄部7,機體15的下端固定有暴露于導風盤2下側的非接觸液位傳感器14和非接觸溫度傳感器16,所述的非接觸液位傳感器14用于感測燒杯39內液面與非接觸液位傳感器14的間距,所述的非接觸溫度傳感器16用于感測燒杯39內溶液的溫度,機體15上設有一閥芯部38,閥芯部38位于筒殼6的閥套部37內腔中,閥芯部38與閥套部37密封配合且*可相對旋轉,驅使機體15與筒殼6相對旋轉可調節閥芯部38與閥套部37的周向配合狀態,所述的閥芯部38外側壁上設有正向輸出閥孔28、反向輸出閥24孔及盲槽36;所述的機體15內封裝有一微型雙向輸出風機33,微型雙向輸出風機33的兩個進出氣端口35分別經流道與正向輸出閥孔28和反向輸出閥24孔連通;閥套部37與閥芯部38具有內循環模式和外循環模式兩種配合狀態,通過驅使閥套部37與閥芯部38相對旋轉可對內循環模式和外循環模式兩種配合狀態進行人為切換;參看圖8、9所示,在內循環模式下,正向輸出閥孔28*與內循環閥孔a27連通,反向輸出閥24孔*與內循環閥孔b25連通,而外循環閥孔a29、外循環閥孔b23、排氣閥孔a22、排氣閥孔b32則被閥芯部38封堵;參看圖10、11所示,在外循環模式下。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ar實驗設備,該裝置可以裸眼使用,也可在佩戴眼鏡的狀態下使用。
機體上端設有一位于筒殼上側而便于旋擰的柄部,機體的下端固定有暴露于導風盤下側的非接觸液位傳感器和非接觸溫度傳感器,機體上設有一與筒殼的閥套部密封旋轉配合的閥芯部;閥芯部外側壁上設有正向輸出閥孔、反向輸出閥孔及盲槽,機體內封裝有進出氣端口分別與正向輸出閥孔和反向輸出閥孔連通的微型雙向輸出風機;閥套部與閥芯部具有內循環模式和外循環模式兩種配合狀態且通過相對旋轉可進行切換,在內循環模式下,正向輸出閥孔、反向輸出閥孔分別*與內循環閥孔a、內循環閥孔b連通,在外循環模式下,正向輸出閥孔、反向輸出閥孔分別*與外循環閥孔a、外循環閥孔b連通且盲槽將排氣閥孔a、排氣閥孔b連通;機體內另封裝有為微型雙向輸出風機、非接觸液位傳感器及非接觸溫度傳感器提供工作電壓的電源裝置,以及可接收非接觸液位傳感器與非接觸溫度傳感器反饋的信號并可基于預設程序對雙向輸出風機工作狀態進行調控的控制器,機體外設有用于向控制器中輸入指令的控制面板、用于顯示控制器中數據的顯示屏、由控制器控制而用于發出警報的蜂鳴器。本多功能實驗器材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為:(1)多功能實驗器材的預調:根據燒杯內的溶液量,對筒殼與蓋體的軸向相對位置進行預調。在物理、化學以及生物等學科的科研與教學中,實驗是必不可少的項目。寶山區品質實驗儀器市場報價
利于隱藏水電管道,便于維護4電源插座220V10A實驗室多功能萬用插座。松江區品質實驗儀器詢問報價
在攪拌過程中使微型雙向輸出風機33的輸出方向交替切換,即可使燒杯39內溶液向不同的方向交替旋轉,由此實現良好的攪拌效果;在對溶液進行攪拌過程中具有需減少物料的揮發或減少熱量流失等要求時,可采用此模式對溶液進行攪拌,如攪拌*是為了實現使物料混合均勻、防止反應物沉淀等目的時,亦可采用此模式對溶液進行攪拌;(3)以外循環模式對溶液進行攪拌:參看圖10、11所示,旋轉柄部7將多功能實驗器材調節至外循環模式,此時正向輸出閥孔28*與外循環閥孔a29連通,反向輸出閥24孔*與外循環閥孔b23連通,盲槽36則將排氣閥孔a22、排氣閥孔b32連通;當微型雙向輸出風機33向正向輸出閥孔28輸出空氣時,依次經反向輸出閥24孔、外循環閥孔b23、單向閥b31吸入外界空氣,輸出空氣依次經正向輸出閥孔28、外循環閥孔a29、單向閥c41、正斜向槽13吹向液面,驅動燒杯39內的溶液旋轉,燒杯39內的空氣則依次經出氣孔12、排氣閥孔a22、盲槽36、排氣閥孔b32排至外界;當微型雙向輸出風機33向反向輸出閥24孔輸出空氣時,依次經正向輸出閥孔28、外循環閥孔a29、單向閥a30吸入外界空氣,輸出空氣依次經反向輸出閥24孔、外循環閥孔b23、單向閥d40、反斜向槽1吹向液面。松江區品質實驗儀器詢問報價
上海儒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部位于新駿環路188號2幢4層,是一家上海儒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許可項目: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具體經營項目以相關部門批準文件或許可證件為準) 一般項目:生物技術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第1類醫療器械銷售;第二類醫療器械銷售;實驗分析儀器銷售;智能機器人的研發;細胞技術研發和應用;機械設備研發;實驗分析儀器制造。的公司。儒克生物科技擁有一支經驗豐富、技術創新的專業研發團隊,以高度的專注和執著為客戶提供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儒克生物科技致力于把技術上的創新展現成對用戶產品上的貼心,為用戶帶來良好體驗。儒克生物科技始終關注化工行業。滿足市場需求,提高產品價值,是我們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