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牛養殖技術,小圍欄散養。一般按牛大小每欄6-15頭,每頭牛占有面積4-5m2。可以采用自由采食方式,也可以采用定時飼喂方式。自由采食時,由于競爭可獲得比較大的采食量,牛的日增重較高,牛的增重均勻,缺點是草料浪費較大;如定時飼喂,可以避免草料浪費,但會造成少數牛采食不足,增重不均勻,要注意對采食不足的牛進行補料。定時上槽拴系飼喂。是指平時讓肉牛自由運動,每天在一定的時間點拴系在飼槽進行飼喂。這種方法草料浪費少,肉牛增重均勻,缺點是由于每頭牛固定了槽位,不能充分發揮牛的競食性,使干物質采食量達不到比較大,并且較費人力,土地投入成本加大。雜交一代肉牛增重快,牛肉品質優良。隨州肉牛養殖前景
牛養殖也需要定期驅蟲,寄生蟲病是影響肉牛生產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寄生蟲病本身對牛的健康狀況造成影響以外,因為寄生蟲的存在,牛所攝入的營養被寄生蟲所利用,嚴重影響牛的增重效果。寄生蟲種類很多,本人認為,在肉牛飼養過程中,日常需要重點防范的是:消化道寄生蟲病、體表寄生蟲病、肝片吸蟲病。其中,消化道寄生蟲、體表寄生蟲病要每季驅蟲一次(南方地區建議每2個月驅蟲一次);肝片吸蟲病至少每年春季、秋末各驅蟲一次。漯河肉牛牛舍.畜牧師詳細為您**講解品種的特點以及養殖技術,幫您規劃養殖。
為了使剛引進的種牛更好的適應環境,我們要先對種牛進行一段時間的過渡期飼養。補鹽和飲水對于經過長途運輸的種牛,有可能脫水,需要補充一些畜鹽,可將散裝的畜鹽放置于飲水槽中讓牛自由舔食。經過長途運輸的種牛需水量較大,需在圈中設置水槽,并保持飲水新鮮、清潔、充足。飲食在飲食上,要堅持少喂的原則,每天飼喂正常日糧的一半,連續喂兩天,以后逐步增加次數和食量。加強運動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性飼養,種牛的體力逐漸恢復,這時每天安排一定的時間,把牛趕出來活動一下,可以增強體質。
魯西黃牛在生產性能上,據屠宰測定的結果,18月齡的閹牛平均屠宰率57.2%凈肉率49.0%,骨肉比1:6.0脂肉比1:4.23,眼肌面積89.1平方厘米。成年牛平均屠宰率58.1%,凈肉率為50.7%,骨肉比1:6.9,脂肉比1:37,眼肌面積94.2平方厘米。 肌纖維細,肉質良好,脂肪分布均勻,大理石狀花紋明顯。生長發育快、周歲體尺可長到成年的79%,體重相當出生重的10.1倍。個體高大、公牛體高146.3cm,體長160.9cm,胸圍206.36cm,體重685.18kg,體重1040kg。皮質好,加工后不出萌眼。性情溫順,體壯抗病,便于飼養管理。 ——在繁殖性能上,母牛性成熟早,有的8月齡即能受胎。一般10-12月齡開始發情,發情周期平均22天,范圍16-35天;發情持續期2-3天。妊娠期平均285天,范圍270-310天。產后次發情平均為35天,范圍22-79天。大家可根據自己當地的條件來選擇合適的品種。
農戶養殖出來的肉牛,出售的渠道過于單一,只能出售給牛販子,這樣沒有主動權,只能別動的接受價格。在加上新鮮閉塞,對于牛肉市場信息掌握不夠,對于價格行情了解不深,極易被牛販子壓價,利潤空間進一步壓榨。有時可能因為價格過低,沒有談妥,在短時間內沒有找到商家,飼料***天消耗,增加了成本,又不能及時出欄,我國傳統的養殖模式都是以輕預防、重***為標注,很多養殖戶對于疾病預防不重視,一旦發生疾病時不能進行的阻止蔓延,導致整個牛群在短時間內***疾病。疾病的***成本遠遠超過預防成本,如果***不及時,可能會到牛群出現死亡現象,造成巨大的損失,就算***好了,牛也要一段時間恢復,在這段時間內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我國***的肥牛肉在歐盟、美國、如本、俄羅斯和中東國家十分**。遂平肉牛飼養技術
肉牛在全國各地的大型肉牛養殖場或大型的牲畜交易市場基本都有。隨州肉牛養殖前景
牛舍建造好以后,就要引進種牛了,選擇種牛是為了進一步提高牛群質量及生產性能,提高牛群的生產力。西門塔爾牛是優良的肉牛品種,可是在選種的時候也需要精挑細選。首先要看體型要求成年種公牛平均體高為145厘米,母牛132厘米。被毛為黃、紅、紫紅及白色,肩胛和腰部常有條狀連片白色,其頭部、腰下、腿部、尾部出現白色較多。頭長短適中,角細長。頸肩結合良好。胸寬而深,體軀呈圓筒形,背部肌肉發達。除此之外,還要求種公牛睪丸大小適中,腿部肌肉圓實,四肢粗壯,蹄質結實。種母牛乳房發育良好,**粗細均勻,基本在2-3厘米之間。隨州肉牛養殖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