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鐵路首趟綠電專列啟運,跨境交易規則落地
隨著中老鐵路首趟綠電專列的順利啟運,云南電網與老撾國家電力公司簽署的100GWh綠電跨境交易協議正式生效。這項突破性進展標志著中老兩國在綠色電力領域的合作進入了新階段,開辟了通過鐵路輸電的全新路徑,為促進區域綠色能源流動提供了重要示范。
根據協議,云南電網與老撾國家電力公司將在未來幾年內通過輸配電線路進行綠電跨境交易。首筆100GWh的交易量將通過中老鐵路傳輸,確保了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這一舉措不僅促進了兩國之間能源合作的深化,也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提供了重要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這項交易采用了人民幣與基普雙幣種結算機制,解決了跨境電力交易中常見的貨幣結算問題,并將交易價格與廣東月度電力均價掛鉤。這一機制確保了交易雙方在價格波動中的穩定性,有助于提高跨境電力交易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協議還明確規定,交易中的環境權益將歸屬買方,這意味著中國企業可以通過這一交易獲取相應的碳減排積分,推動其海外工廠的減碳目標實現。隨著更多中資企業在海外的投資和生產,如何在減少碳排放的同時提高企業的綠色競爭力,成為未來國際貿易和投資中的重要議題。
隨著跨境電力交易的逐步落地,預計到2025年,綠電跨境交易量將在南方區域綠電總交易量中占據約8%的份額。這一比例的增長將為中國及周邊國家的能源結構優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也促進了綠色能源的跨國流動和共享。
此外,隨著中老鐵路綠電專列的啟運,未來將會有更多國家和地區通過類似的跨境電力交易實現能源的互聯互通。該項目不僅推動了區域能源的可持續發展,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體現了綠色電力作為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趨勢。
通過這一跨境綠電交易的實現,中老兩國在能源、環境保護以及經濟發展方面的合作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內繼續深化,并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借鑒經驗。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合作機制的不斷完善,跨境電力交易將在推動全球能源轉型和氣候目標達成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